1681年,太平军先后投入了5个师团对反汉同盟聚集在法兰西东部边境,从凡尔登要塞一直延伸到第戎要塞的漫长防线发动进攻。

反汉同盟军深刻吸取了克里米亚汗国和丹麦王国战败的事例,不再依托城市和工事要塞为防御重点,因为他们发现,哪怕是最坚固的菱形堡垒,也受不住75毫米速射炮的几轮齐射,而且堡垒中的大批士兵,往往还没等看到太平军士兵的脸,就被埋在了碎石废墟中,死的毫无价值……

太平军的炮弹仿佛无穷无尽一般,反汉同盟国如果再想不到太平天国本土有一处规模庞大的军工生产基地的话,就可以拿块豆腐撞死了……

理所当然的,反汉同盟国不可能拿宝贵的兵力去消耗太平军的弹药储备,于是,原本耗费巨资修建的要塞堡垒,一瞬间沦为辅助性质的普通据点。

这就是武器装备带来的代差,先进的火炮让曾经面对汉阳造步枪都能起到用途的要塞堡垒,变成了无用的棺材壳。

反汉同盟军也在战争中不断进步学习,他们无法快速仿造出太平军使用的先进武器,但可以在战术层面上渐渐学习该如何防备太平军的武器。

譬如,野外防御战中,不再简单的布置一道道泾渭分明的战线,而是开始加强纵深,层层阻截,每一层战线都布置不多的兵力,不再集中成密集的军阵,而是学习太平军排成散兵线分开防守。

对于没有机枪和密集火力的同盟军来说,散兵线战术实在是太早了,米尼步枪的射程方面有优势,但同样是前装步枪,射速有多坑谁都知道……

然而,反汉同盟军却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传统的密集横队排枪方阵在太平军的火炮和机枪面前,完全等于自杀,反汉同盟军宁愿降低自己的火力密度,少杀点敌人,也不愿意如同靶子一般被一枚炮弹报销一个连队……

至少,这么分散开来降低战损的方式,让己方军队士兵不至于连太平军的面都没见到,就被火炮给轰击得崩溃!

不得不说,反汉同盟军的进步还是蛮大的,他们修建了一个个加深过的战壕,为了躲避炮击,干脆让士兵们藏身其中,真别说,跟太平军打了几仗后,反汉同盟军士兵发现效果出奇的好,伤亡大幅度降了下来。

只不过,这样一来让本就不密集的火力更加分散,毕竟他们使用的是前装米尼步枪!

反汉同盟军的伤亡虽然降下来了,不变的是,太平军突进的速度丝毫没变。

分散的火力,士兵们呆在战壕里,让太平军用机枪和掷弹筒轻易将他们压制在战壕中,只能零星冒头进行零散的击杀,直到太平军士兵冲上来,一轮手榴弹砸进战壕,然后战斗就结束了……

不过,在某些抵抗顽强的地段里,太平军也跟战壕内反冲出来的同盟军士兵发生了肉搏,同盟军士兵趁着太平军士兵冲上来,太平军机枪和掷弹筒无法继续射击的空档,端着刺刀跃出战壕。

这样一来,同盟军士兵只需要承受一波太平军的步枪齐射和手榴弹轰炸,就可以进入肉搏阶段,而不是被机枪和掷弹筒的轮替火力打的毫无抵抗力……